历史文化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黑 色 农早评1110】11月多晶硅供需双减供应缩减幅度大于需求
来源:ob体育    发布时间:2025-11-12 13:45:10

  1.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56.74万吨,周环比下降18.55万吨,降幅2.1%;总库存1503.57万吨,周环比降10.19万吨,降幅0.67%;周消费量为866.93万吨,降5.4%,其中建材消费环比降7.2%,板材消费环比降0.2%。

  2.11月6日,76家独立电弧炉建筑钢材钢厂平均成本为3332元/吨,日环比减少5元/吨,平均利润亏损167元/吨,谷电利润亏损60元/吨。

  上周五夜盘钢材黑色板块维持震荡走势,7日建筑钢材成交为8.71万吨。上周钢联数据公布,华北地区高炉继续减产,钢材产量整体下滑,但近期电炉又转向增产,预计接下来螺纹供应仍然增长;上周螺纹库存仍然去化,但热卷整体累库,各钢材表需均有所下滑,供需结构压制钢价表现;近期铁水加速减产,对原料产生挤压,导致钢制材料价格重心下移;而四季度资金释放放缓,下游回款慢,项目数量同比下滑,宏观方面影响逐步消退,上方任旧存在压力,但11月受环保影响焦煤供应收紧,导致下方依然存在支撑。因此短期钢价整体维持区间波动,破局需要更多因素。后续持续关注煤矿安全检查情况,海外关税及国内宏观、产业政策。

  1.上周,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13%,环比上周增加1.38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增加0.84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7.81%,环比上周减少0.80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减少0.06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39.83%,环比上周减少5.19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减少19.91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34.22万吨,环比上周减少2.14万吨,同比去年增加0.16万吨。

  2.上周,Mysteel统计523家炼焦煤矿山样本核定产能利用率为83.8%,环比减1.0%。原煤日均产量186.3万吨,环比减4.0万吨,原煤库存419.2万吨,环比减12.4万吨,精煤日均产量73.8万吨,环比减2.0万吨,精煤库存165.6万吨,环比增1.1万吨。

  3.焦炭:日照港600017)准一焦炭(湿熄)仓单1688元/吨,日照港准一焦炭(干熄)仓单1770元/吨,山西吕梁准一焦炭(湿熄)仓单1708元/吨,山西吕梁准一焦炭(干熄)仓单1810元/吨;焦煤:山西煤仓单1340元/吨,蒙5仓单1344元/吨,蒙3仓单1233元/吨,澳煤(港口现货)仓单1335元/吨。

  在查超产、安全、环保等因素影响下,上周炼焦煤矿产量小幅下降,不过需求端铁水产量亦继续下滑,盘面走势较为纠结,往下有支撑,往上有阻力,市场驱动不明显。现货上,焦煤价格延续偏强运行,竞拍价格普遍上涨,流拍率较低;焦炭第三轮涨价已经落地,主流焦企已提涨第四轮,预计落地概率较大。四季度历来是煤矿事故多发高发期,加之临近一年收官之际,各地区往往都会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查超产、安全、环保等因素制约了煤炭产量释放,预计11-12月焦煤产量同比下降,焦煤产量难以回补;同时到11月中下旬,预计原料冬储也逐步启动,焦煤底部支撑较强。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钢材需求尚不明朗,铁水产量已下滑,制约了原料上行空间。总体看来,预计短期盘面高位震荡调整,等待新的驱动;中期看建议等待回调后的逢低做多机会。

  1.单边:市场驱动不明显,预计近期震荡调整,短期建议观望;中期看,考虑到焦煤供给端政策扰动较大,从安全和性价比角度看,建议等待回调后逢低做多的机会,但对于上涨空间持谨慎态度。

  1.海关总署: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海关总署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978.2万吨,较上月减少68.3万吨,环比下降6.5%;1-10月累计出口钢材9773.7万吨,同比增长6.6%。

  3.2025年10月,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615.2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26.1%;二手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809.3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16.9%。

  上周铁矿价格高位大幅回落,终端需求较快走弱主导中期矿价。基本面方面,四季度以来铁矿供应维持在高位,延续三季度高发运水平,主流矿维持平稳,非主流发运有所回落,四季度整体预计会延续贡献增量,但增速可能会放缓。需求端,三季度国内用钢需求环比大幅走弱,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用钢同比均出现下滑,10月份延续偏弱走势,预计四季度难以看到好转,对当前基本面影响较大。总的来看,当前终端需求呈现国内走弱,海外用钢维持高增长,铁矿石估值在黑色系中维持在高位。但随着国内用钢需求较快走弱,三季度以来国内铁元素库存持续增加,进口铁矿供应加速回升,铁矿自身基本面出现较大转变,预计矿价高位偏空运行为主。

  2.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进口15.19万亿元。

  硅铁方面,供应端仍然没再次出现下行趋势,样本企业开工率与产量双双回升,整体均保持高位。需求方面,本周钢联样本钢材表需与产量双双下降,铁水产量也有超预期下降。尽管唐山阶段性限产结束后,铁水产量或出现反弹,但在目前钢材利润不佳的情况下,原料需求端始终存在下行预期。成本端方面,动力煤现货价格创下年内新高,进入枯水期之后,西南产区铁合金电价明显上涨。整体看来,供需端压力不减,但成本端有部分支撑,预计延续底部震荡走势,前期空单可逢低减持。

  锰硅方面,供应端略有回落,但同比来看仍处于偏高水平。需求方面,如前文所述,样本钢材表需与产量双双下降,在目前钢材利润不佳的情况下,高成本区域钢厂检修继续增多,市场对负反馈的担忧再度升温。在供应保持高位需求边际走弱的压力下,近期锰硅库存持续攀升。成本端方面,海外锰矿报价稳中有涨,叠加枯水期电费上涨,成本端暂时有所支撑。预计延续底部震荡走势,前期空单可逢低减持。

  1.单边:供需边际走弱,但成本端有所支撑,预计底部震荡,前期空单可逢低减持。

  1.贵金属市场:上周五,因美元走软,伦敦金有所回升,盘中一度涨至4027.33美元的日内高点,随后有所回落,但仍站在4000美元关口上方,最终收涨0.61%,收报4001.39美元/盎司;伦敦银最终收涨0.68%,报48.34美元/盎司。受外盘驱动,沪金主力合约收涨0.25%,报920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涨0.10%,报11405元/千克。

  2.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先涨后跌,盘中一度跌至99.38的日内低点,最终收跌0.13%,报99.53。

  1.美国政府动态:①美参议院未能推进拨款法案,提议将ACA补贴延期一年以结束政府停摆,遭共和党拒绝;多位消息的人偷偷表示,数名美国参议院议员上周日表示,他们已准备好推进一揽子法案,以结束政府停摆。②特朗普:不知道政府停摆会持续多久,参议院应将医疗保险资金直接发放给民众。此外,特朗普还发帖炮轰美最高法院,为自己的关税政策激烈辩护;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结束美国政府停摆的谈判取得积极进展。③美财长贝森特:政府停摆对经济的影响正慢慢的变糟。

  2.美国宏观数据: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0.3,为2022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53.2,前值53.6。美国10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3.24%,前值3.38%。

  3.美联储观点:美联储副主席杰裴逊:利率已被下调至接近“中性水平”,应当谨慎行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12月的利率决策将是一种平衡行为。

  4.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6.5%,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3.5%。美联储到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3%,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9.8%,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7.3%。

  5.央行购金:中国10月末黄金储备报7409万盎司(约2304.457吨),环比增加3万盎司(约0.93吨),为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

  近期多个联储官员因缺乏数据而对12月降息维持谨慎,令贵金属承压。但由于市场当前仍面临多项风险因素,贵金属价格也具有一定支撑,这些不确定因素包括已创历史记录的美国政府停摆,这不仅妨碍了重要经济数据的披露,若风波继续也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最新的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数据大跌,就显示出消费者的担忧加剧;同时,美国最高法院正就特朗普政府时期关税的合法性展开辩论,使得美国经济前景更趋复杂。因此,贵金属上有压力、下有支撑,预计短期内仍延续区间调整走势。另外,提示本周关注美国政府停摆风波的演绎,如果政府开门,多个重要数据恢复公布,市场的焦点或将回到对于美国经济面的评估及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博弈上来。

  铜:资金持续离场,短线%,沪铜指数减仓5463手至54.9万手。LME收盘于10695美元/吨,涨幅0.07%。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长时间停摆,市场短期对流动性存在一定的担忧,且数据停止发布,12月降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供应方面,三季度多家矿企再度下调年度生产计划,铜矿供应紧张的情况难以缓解,cl价差维持在3-4%,南美的铜仍在出口到美国,前期国内出口的精炼铜预计11月将逐渐显现在LME库存上,非美地区供应紧张的情况阶段性缓解。10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2.94万吨至109.16万吨,高于预期的108.25万吨,同比增幅9.63%,累计增幅为11.96%。SMM预计11月电解铜环比下降0.4万吨,降幅0.37%,同比增幅8.21%。需求方面,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开工率为62%,环比上涨1.5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4.03个百分点,根本原因是周内铜价下跌,下游采购情绪提升,新增订单集中释放。短期国内资金持续离场,市场缺乏方向,长期多头趋势不变。

  1.据百川盈孚了解,11月6日澳洲成交3万吨氧化铝现货,西澳FOB 320美元/吨,12月船期。根据阿拉丁实时数据理论测算,抵达中国北方港口成本约2856元/吨左右,环比增28元/吨。国内市场维持窄幅下跌趋势,进口成本走高之下,北方理论进口利润本周下降至-26元/吨左右。受海外世纪铝业减产以及印尼待投产能影响,后续海外氧化铝价格压力仍存。

  2.阿拉丁(ALD)调研统计:截至(11月6日全国氧化铝库存量为421.8万吨,较上周增8.8万吨。氧化铝长单执行效率良好及铝厂阶段性外采量到库,电解铝企业氧化铝库存继续上升;阶段性检修及发运畅通,氧化铝企业袋装库存有所降低;北方港口到船库存呈临时性继续增加趋势;交割仓库、公共仓库、站台堆场继续增加,在途库存窄幅波动。

  6.阿拉丁(ALD)调研统计,2025年10月全国氧化铝加权平均完全成本为2808元/吨,环比降55元/吨,同比降128元/吨,以当月国产现货加权月均价2893元/吨计算,氧化铝行业平均盈利85元/吨。晋豫地区氧化铝加权完全成本2921元/吨左右,环比降96元/吨,同比降222元/吨,当月晋豫报价环比下行150元以上。

  氧化铝供需仍显著过剩,以11月份即期氧化铝现货销售均价计算,全国39家氧化铝企业目前完全成本亏损产能约在4680万吨左右,占总运行产能9825万吨的47.6%;现金成本亏损产能820万吨,占总运行产能的8.4%(现金成本与完全成本差值根据折旧及财务成本差异,约在120-200元/吨之间),市场对氧化铝后续减产存预期。但一方面企业对于实质减产仍有多方面因素需要考量、实质性减产仍未落地、供需仍过剩,另一方面进口压力仍存,且明年的新投企业建设顺利、个别企业有望提前至年底开始试生产,对氧化铝价格带来压力。后续动态关注供应端及供需平衡的变动。

  7.SMM11月7日信息数据显示,据市场反馈及信息核实,因铝加工材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显著南方某铝厂于11月起正式重新再启动电解铝铸锭业务铝水比例预计将由100%下降至75%,结束时间待定,同时,因铝杆市场需求疲软、地区竞争加剧,企业对铝杆生产线做调整,铝杆日产量锐减70%;铝棒产量亦同步出现部分下调。据企业反馈,新生产的铝锭当前市场流通性较好,出货顺畅。此外,同集团另一地区铝厂亦已启动铸锭业务,具体产量规模暂未明确。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结束停摆预期缓和市场情绪,我们国家的经济数据稳健。基本面方面,铝供需偏紧格局仍在。海外电解铝厂减产21万吨复产进度慢于预期及预计明年3月再度减产37万吨的预期加剧了海外铝供需紧张的担忧,铝价整体仍坚挺。国内铝因中原地区重污染天气干扰及订单不足等因素存在边际窄幅走弱情况,关注内外价差变动。

  1.期货市场:夜盘铸造铝合金2512合约环比下跌100元至20890元/吨。

  3.截至上周五,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2021年4月以来近五年新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过去三个月内,财政部从市场吸走超过7000亿美元现金——从7月的约3000亿美元飙升至当前水平。这一过程相当于从市场抽走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现金。这种大规模的流动性抽取,其紧缩效应堪比数次加息。市场对这一美国政府关门带来的流动性危机表示担忧,风险资产遭遇抛售。但这一情况在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后会有所缓和,后续需持续关注进展。

  3.Mysteel再生铝研究团队对全国铸造铝合金公司进行调研并测算,2025年10月中国铸造铝合金(ADC12)行业加权平均完全成本20498元/吨,较9月增加285元/吨。与10月上海钢联300226)ADC12现货均价20755元/吨对比,ADC12单吨利润环比扩大23元/吨,行业理论利润为257元/吨。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结束停摆的希望缓和市场情绪。基本面,受供应紧张影响,废铝尤其生铝系价格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铜价屡创新高叠加硅价上行,进一步推高再生铝厂原料成本。需求方面,再生铝市场需求稳中向好,企业反馈汽车等领域订单有小幅增量,但在成品及原料低库存制约下,企业接单策略趋于谨慎。短期来看,在成本刚性支撑与供需紧平衡的双重作用下,ADC12铝合金锭价格易涨难跌。

  1.据SMM沟通了解,截至本周四(11月6日),SMM七地锌锭仓库存储的总量为15.87万吨,较10月30日减少0.27万吨,较11月3日减少0.30万吨,国内库存减少。周内上海及广东地区均出现小幅下降,受周内下游陆续提货,叠加近期现货不断出口,两地库存有所减少。天津地区周内库存整体变化不大。

  近期矿端偏紧,加工费持续下调,国内冶炼厂利润压缩,存有减产预期。叠加出口窗口打开,国内贸易商及冶炼厂出口积极性较高。国内供应过剩局面或有缓解。沪锌价格周初冲高后维持区间震荡。上周LME库存小幅累库,结构有所收窄。国内社会库存维持去库。但考虑到国内新投冶炼厂产量释放及出口量级仍存不确定性,沪锌上行空间或有限。保守投资者前期获利多单可在高位部分了结;激进投资者多单可继续持有,需及时关注国内外库存及国内锌锭出口量级。

  1.期货情况:上周五隔夜LME市场涨0.42%至2045美元/吨;沪铅2512合约涨0.4%至17490元/吨,沪铅指数持仓减少1559手至11.88万手。

  1.11月7日SMM讯:截至2025年11月6日,再生铅周度成品库存环比增加0.13万吨为0.53万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大型再生铅炼厂复产或提产动作使得本周再生铅开工率显著上升,周度产量增幅明显,再生精铅货源供应逐渐宽松。因炼厂复产初期仍以长单交付为主,目前可出售散单货源有限,成品库存虽有积累但并不明显。

  1.印尼雅加达省政府正加速制定公务电动车使用条例,目前该法规已完成细化并进入内政部审批阶段。雅加达能源局负责人指出,首都约75%空气污染源自交通运输领域,若将10%燃油车置换为电动车,空气质量可提升约10%。当局正与内政部、工业部及能矿部协同制定与燃油车等效的公务电动车标准,并已规划从省长到区长各级官员的电动车使用路线图。待相关条例获批后,雅加达全境将逐步启动公务电动车采购计划。政府官员虽对私家电动车接受度高,但公务用车仍需以法规为实施依据。(SMM)

  2.印尼政府正加强针对非法采矿的监管与执法力度,非法采矿被确造成市场供应过剩的根本原因。据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副部长表示,非法矿山未经登记的生产导致未记录在案的供应量超出工业需求,最终压低大宗商品的价值并损害合规企业利益。目前,该部法律执法总局正在对无证矿场开展现场核查与监控。此次整顿行动旨在确保所有采矿活动获得官方许可,将其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以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并维护市场稳定。(SMM)

  3.综合外媒2025年11月9日消息,据地理空间情报公司Earth-SAVANT指出,2025年9月,全球镍冶炼活动出现显著收缩,而中国成为此轮下滑的主要驱动力。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国家级镍冶炼闲置产能指数在9月份大幅飙升22.1%,至42.9%的高位,意味着国内近半数冶炼产能处于非活跃状态,该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加速上升。受中国市场的强劲驱动,全球镍冶炼的闲置产能指数在9月录得4.4%的跌幅,整体闲置率攀升至20.8%,创下自2024年4月以来的顶配水平。(51不锈钢网)

  1.2025年11月6日综合外媒消息,韩国浦项制铁(POSCO)位于浦项市的不锈钢工厂因发生致命气体泄漏事故,已于11月6日起全面暂停运营。此次事件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三人受伤,预计将对全球不锈钢供应链产生显著影响。浦项基地是POSCO两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具备从熔炼到冷轧的完整生产线万吨。此次全面停工直接冲击了关键的退火与酸洗环节,可能会引起冷轧等下游产品生产中断。POSCO的全球客户正紧急评估此事对现有订单交期的影响。下业,如家电、汽车制造等,若库存不足,可能面临生产延迟的风险,并需积极寻找替代供应渠道。不确定性在于停工的维持的时间。如果只是短暂停工检查,影响可能很快被市场消化。但如果调查旷日持久,或需要大规模整改,那么上述的中长期影响将会变得很深刻和显著。(51不锈钢网)

  2甬金股份603995)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随公司近年来新项目的投入,公司整体产能稳步提升。因部分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超95%,处于行业领头羊。近年来,公司积极投资东南亚市场,推进全球化布局,越南2个生产基地均已投产,泰国项目也正在建设当中。泰国对自越南进口冷轧不锈钢加征反倾销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即将对自越南进口的冷轧不锈钢展开贸易调查,这些贸易措施可能会对公司在越南的产能产生短期影响。公司将结合国际贸易政策,积极拓展出口市场的同时,加大商品市场本土化。越南新越项目二期因受越南对中国、印尼不锈钢冷轧产品反倾销政策放开的影响,产能尚处于爬坡阶段,现公司已在积极收集资料,将对中国、印尼不锈钢冷轧产品重新发起反倾销诉讼申请。(要钢网)

  不锈钢整体成交氛围仍然偏弱,终端需求已经转入淡季,除造船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外内需缺乏增长点。中美关税缓和可能为部分白色家电出口争取一点空间,但提振作用有限。供应端冷轧资源充裕,热轧资源偏紧,不锈钢仓单陆续到期注销,社会库存小幅下滑,减产大多分布在在200系,300系11月排产依然持平。成本端因菲律宾镍矿主产区逐渐进入雨季影响发运,国内港口仓库存储下降,镍矿价格相对坚挺,但高镍铁最新成交价已有继续走弱的迹象,铬系价格下降更快,不锈钢粗钢成本呈整体下滑态势。国内社会库存去库速度放缓,价格承压运行。

  安哥拉本戈省省长玛丽亚·安东尼娅·内伦巴(Maria Antónia Nelumba)表示,周四(2025年10月30日)落成的将石英矿加工为金属硅的工厂,将有力推动本省社会经济发展,并为当地青年创造就业机会。据悉,这座石英矿加工金属硅的工业项目总投资达8,500万美元,占地3.5公顷,厂区内设有两座电炉,每座月产能达1,000吨金属硅。(SMM)

  11月多晶硅产量环比缩减2万吨以上,工业硅需求环比走弱。云南、四川电价上行,部分工业硅企业已经停炉,预计11月云南、四川硅厂开炉数量均降低至20台以下。从平衡表来看,11月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目前工业硅工厂库存较低,工业硅暂无大规模出货的意愿。中游社会库存较高但持货较为集中。在供应进一步缩减带来去库之前,盘面上行空间亦受限,短期价格运行区间参考(8500,9500)。倘若本月底西北环保压力加重,工业硅供应可能超预期降低。因而从交易的角度来看,逢低买入或更有性价比。

  11月6日,四川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2026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量电价竞价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文件,本次竞价主体范围为2025年6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投产的风电、光伏项目,分别按两类竞价。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跨省跨区直流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不参与竞价。其中,光伏机制电量规模为41.4亿度,风电机制电量规模为8.8亿度,总计50.2亿度。预计本次竞价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约220万千瓦;光伏项目装机规模约1380万千瓦。机制电价上限为0.4012元/度,下限为0.2元/度,执行期限12年,单体申报上限则为80%。

  1.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贺艳兵教授团队联合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据了解,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塑性富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设计理念,通过为锂金属负极构建具有外柔内刚梯度结构的界面层,有效解决了固态电池在大电流密度和低温度的环境下界面失效的技术瓶颈,明显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实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采用新技术的固态电池在-30℃低温度的环境下仍能稳定循环7000小时之后,匹配高镍正极的全电池具备优异的大倍率和低温电化学性能。(SMM)

  2.今年以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势头迅猛,加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作用,大量二手新能源汽车加速涌入交易市场,这也让手车拍卖市场活跃起来,成为二手车流通体系的重要渠道。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车拍卖成交量增长52.6%,预计全年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目前,一些二手车经销商通过拍卖平台获取车源,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15天以内,远低于行业中等水准。业内的人表示,拍卖模式凭借不受地域局限的交易场景、快速匹配供需的效率优势,让二手车从车源过剩的一二线城市,流向需求旺盛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市场,推动汽车梯度消费。(文华财经)

  11月下游排产环比小幅增长,碳酸锂产量略降,进口小幅回升,供应增速低于需求,预计11月加速去库。10月库销比已是近两年低位,11月库销比预计逐步降低。理论上不考虑枧下窝复产的情况下,碳酸锂去库速度在11月中旬之前可能达到顶峰,并于12月放缓,因此价格在11月中旬之前交易11月供需情况,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当前市场情绪与股市关联较强,部分资金流入布局长期多单,2605合约更被追捧。然而上周转让费公示信息标志着枧下窝复产推进,叠加12月也许会出现的供需边际宽松,中线可能冲高回落,建议投资的人谨慎操作。

  1.期货市场:上周五夜盘沪锡2512收于284760元/吨,上涨1140元/吨或0.4%;沪锡持仓增加1649手至68813手。

  矿端供应仍然紧张,我国9月进口锡精矿小幅下降,自缅甸进口锡矿量持续回升,但由于矿洞抽水设备等问题,复产节奏可能又有所延后,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年初月均产量仅增加1000金属吨左右。自刚果(金)等国进口锡精矿量级有所下滑,主要由于船期问题,货物积压在港口。锡矿加工费维持低位,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10月精锡产量16090吨,环比增加53.09%,同比减少4.25%,回升主要由于部分企业停产检修结束。需求端消费呈现缓慢复苏,并无特大亮点,下游采购偏谨慎。后期关注缅甸复产及消费兑现节奏,警惕地缘及政策风险。

  4.我的农产品:截止11月7日当周,国内大豆压榨量180.57万吨,开机率为49.67%。此前一周,国内大豆库存710.79万吨,较上周减少40.50万吨,减幅5.39%,同比去年增加160.05万吨,增幅29.06%。豆粕库存115.3万吨,较上周增加9.84万吨,增幅9.33%,同比去年增加16.89万吨,增幅17.16%。

  贸易关系利好体现比较充分后盘面呈现明显回落,在巴西新作丰产背景下国际大豆丰产格局仍然显而易见。国内豆粕压榨利润亏损仍然显而易见,当前美豆仍然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后续供应任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近月整体价格支撑显而易见,但远月压力任旧存在,短期压榨利润亏损较多,后续国内盘面压力可能相对较大。菜粕近期市场变化整体比较有限,预计以震荡运行为主。

  上一交易日ICE美原糖主力合约价格震荡收低,跌0.09(-0.63%)至14.13美分/磅。上一交易日伦白糖震荡收低,主力合约跌3.5(-0.85%)至409.8美元/吨。

  1.巴西航运机构Williams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当周,巴西港口等待装运食糖的船只数量为81艘,此前一周为86艘。港口等待装运的食糖数量为305.98万吨,此前一周为299.33万吨,环比增加6.65万吨,增幅2.22%。其中,高等级原糖(VHP)数量为278.49万吨。桑托斯港等待出口的食糖数量为187.72万吨,帕拉纳瓜港等待出口的食糖数量为76.72万吨。

  国际方面,全球主产区增产仍在兑现。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近日发布第三次巴西2025/26榨季甘蔗产量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中南部地区2025/26榨季甘蔗产量为6.0738亿吨,低于此前预估的6.0976亿吨;食糖产量为4134万吨,高于此前预估的4064万吨。巴西全国2025/26榨季甘蔗产量为6.6645亿吨,低于此前预估的6.6882亿吨;食糖产量为4502万吨,略高于此前预估的4446万吨,巴西累计糖产预计将达到历史性的偏高位。ISMA11月4日首次发布2025/26榨季食糖产量的预估数据,该榨季食糖总产量预计为3435万吨,若计入预计用来生产乙醇的340万吨食糖,该榨季食糖净产量预计为3095万吨,该糖业机构表示,印度2025/26榨季完全有能力出口近200万吨食糖。巴西糖产处于历史性偏高位,巴西下调油价乙醇对食糖的支撑重心下移,再叠加印度糖出口量可能高于预期,原糖基本面偏弱,大趋势下跌。

  国内市场,短期国内白糖产量预计增加且国际糖价大幅度下滑,国内陆续开榨,供应销售压力逐渐增加,基本面也偏弱,但是考虑国内收紧糖浆和预拌粉的进口,而前期点价成本也相比来说较高,国内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较高,对盘面价格有一定支撑,因此预计短期内郑糖价格的范围震荡。长周期价格仍将受到国际市场影响预计偏弱为主,但是由于政策的托底预计价格向下空间相对有限。

  3.加拿大谷物委员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当周,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较前一周增加21.2%至18.84万吨,之前一周为15.55万吨。自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11月2日,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为142.33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09.97万吨减少54.1%。截至11月2日,加拿大油菜籽商业库存为131.87万吨。

  预计10月马棕继续累库后,后期将开始逐渐小幅去库,但库存仍处中性较为偏高水平。印棕上调产量预估,预计库存持续偏低,但相较于此前基本面边际转弱。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累库,供应或将较为宽松。目前豆油没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核心矛盾点,豆油价格更多跟随油脂整体走势波动,上涨较为乏力,但也更为抗跌。短期国内菜籽供应不足,菜油进口量也较为有限,国内菜油预计仍是继续去库,持续关注加籽澳籽进口情况。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外盘回落,美玉米12月主力合约回落0.5%,收盘为426.5美分/蒲。

  1.全国花生通货米均价3.92元/斤,下跌0.03元/斤,主因采购商拿货需求虽偏向于东北货,但也是理性择价要货,需求性的疲软致使持货商报价回归理性,交易价格重心下移。其中,河南白沙通货米参考价3.5-3.7元/斤不等、好货相对较少,鲁、豫、冀大花生通货米3.6-4.0元/斤,辽宁、吉林白沙通货米4.2-4.3元/斤,以质论价。

  花生现货陆续上市,河南花生偏弱,东北花生偏强。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进口花生价格稳定。豆粕现货偏弱,花生粕价格稳定,花生油价格稳定,油厂有利润,但油厂仍未大量收购,油料花生市场稳定,价格偏低。目前交易重点花生陆续上市,油厂仍未大量收购,新季花生质量低于去年,01花生短期底部震荡,但预期花生产量略高于去年,盘面整体仍底部震荡。

  1.周五鸡蛋主产区均价2.93元/斤,较上周五上涨0.05元/斤,主销区均价3.06元/斤,较上周五下跌0.08元/斤。。昨日东莞停车场剩余24台车,1号停车场剩9台车。今日全国主流价格维持稳定,今日北京各大市场鸡蛋价维持稳定,北京主流参考价136元/44斤,石门,新发地、回龙观等主流批发价136元/44斤;大洋路鸡蛋主流批发价格136-137元【稳定】按质高低价均有,到货正常,成交灵活,走货一般。东北辽宁价格稳定、吉林价格稳定,黑龙江蛋价稳定,山西价格以稳为主、河北价格以稳为主;山东主流价格多数稳定,河南蛋价格稳定,湖北褐蛋价格稳定、江苏、安徽价格以稳为主,局部鸡蛋价格有高低,蛋价继续震荡盘整,走货一般。

  1.本周开始库存恢复统计。截至2025年11月5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698.42万吨,低于去年同期(2024年11月6日813.44万吨)115.02万吨,跌幅14.14%。由于目前部分主产区入库工作还在进行中,本期库存仅反应当前全国入库进度,不代表最终入库高峰值。

  3.卓创:新季晚富士地面交易陆续收尾,交易集中在山东产区及山西产区,入库工作进入后期。地面交易方面,山东栖霞、招远产区还没完成全部下树,客商数量较多,条纹货源上量交易,果农多顺价销售。入库进度方面,甘肃入库基本结束,陕西入库进入尾声,山东产区栖霞西部乡镇果农货源仍在大量入库。销区交易氛围仍显清淡,周内到车减少,需求端承压。

  4.现货价格:本周山东产区下树进度不一,栖霞、蓬莱产区下树进度多在40-60%左右,客商及小单车数量增多,部分西部客商流转至山东产区,好货收购仍有难度,目前交易仍以片红货源为主,条纹货源开始下树交易。整体价格稳中偏强运行。目前市场晚富士成交价格来看,片红85#一二级价格4-4.5元/斤,80#一二级主流参考价3.5-4.0元/斤,80.3-3.5元/斤,统货报价2.0-3.0元/斤,以质论价。标准一二级货源不多,多以一二级半、一二三级标准为主,差货价格混乱。本周陕西产区晚富士交易陆续收尾,入库工作陆续进行,但整体入库进度偏缓。咸阳产区外地货源流入较多,入库进度略快,陕北及渭南产区入库偏慢。目前剩余货源质量下降,交易价格随质量略有下滑,客商收购积极性一般。价格来看,目前洛川70#以上半商品3.7-4.2元/斤附近,70#以上统货3.3-3.6元/斤。白水产区目前70#起步统货2.8-3.3元/斤,70#起步半商品3.5元/斤附近。多以质论价。周内集中用工阶段,产区人工费高位运行。

  今年苹果产量下降,优果率差,保存难度增加,市场预期冷库入库数据大概率偏低。卓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11月6日全国冷库库存比例约为51.68%,同比减少10.62个百分点;库存量为682.74万吨,较去年同期低17.04%。考虑目前并不是入库最高峰后期仍有苹果预计要入库,但是今年库存低于去年是大概率事件,且今年苹果质量相对偏差,因此预计有效库存大概率偏低。但是目前盘面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今天持仓量大增,市场分歧加大,短期风险相对偏高,建议观望。

  昨日ICE美棉下跌,主力合约下跌0.93(1.44%)至63.55分/磅。

  1.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陆地棉+皮马棉累计检验量为73.27万吨,占年美棉产量预估值的23.3%,同比慢22%(2025/26年度美棉产量预估值为288万吨)。美陆地棉检验量72.4万吨,检验进度达25.75%,同比降23%;皮马棉检验量0.87万吨,检验进度达13%,同比降61%。周度可交割比例在80.7%,季度可交割比例在78.6%,同比低1个百分点,季度可交割比例环比小幅上行。美棉上市检验速度基本持稳,季度可交割比例小幅回升。由于美政府停摆部分数据暂停更新,按同比推测收获进入后半程,由于干旱水平下滑,棉花优良率得以回升。

  2.中国棉花信息网专讯11月06日,新疆地区机采棉收购指数6.26元/公斤,手摘棉收购指数6.98元/公斤,均较前一日持平。昨日,郑棉小幅上涨,棉农试探性询价是否跟涨,轧花厂收购策略不变,因高峰期高价资源较多,后期报价谨慎,部分轧花厂表示高于6.2元/公斤暂不收购。仓单方面来看,截至11月6日,郑棉注册仓单2769张,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7张;有效预报1512张,仓单及预报总量4281张,折合棉花17.12万吨。

  3.纯棉纱市场动态,截至11月6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在65.4%,较上周下调0.3%,淡季显现,内地纺企新单明显减少,部分纺企下调开机;疆内开机稳定,内地开机5-6成,新疆地区开机维持在9成左右。,截至11月6日当周,主流地区纺企棉花库存折存天数为27.20天。新棉上市,部分工厂因订单货走货尚可,采购新棉积极性提高,库存小幅增加,但总的来看,纺企采购多持观望状态。

  11月随着新花开始大量上市,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的卖套保压力,供应端来看,虽然今年产量丰产,但近期市场预计增幅可能不及之前预期。需求端来看,随着旺季的结束,市场开始步入相对淡季。综合看来,供应端新花大量上市,新年度大幅增产但可能增产幅度没有到达预期;需求端订单近期表现一般,但前期利空因素基本在盘面已经有所反应,考虑到宏观方面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较为乐观,预计短期棉花震荡略偏强为主。

上一篇: 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资讯新闻-行情月评-中色报网

下一篇: 鑫宏业(301310)_股票在市场上生意的金额_行情_走势图—东方财富网